近日,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、财政厅下达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(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)项目立项名单,呼和浩特市的37家企业42个项目获得4195万元的专项支持,项目数量和支持资金均居全区首位。项目涵盖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数字化的经济、军民融合、生物医药、绿色农牧业等领域,联动区内外60余家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公司实现跨区合作,同时撬动企业投入5223万元,加速推动先进的技术、科技成果落地首府,为首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近年来,呼和浩特市紧扣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,强化顶层设计与项目布局,前瞻性谋划重点领域科技项目,确保申报方向与国家及区域发展需求高度契合;通过优化科研组织模式,组建跨区域、跨学科的科学技术人才团队,完善全链条科技服务,促进区内外科研资源共享,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此次获批的项目包括大尺寸、高品质蓝宝石窗口及衬底器件产业化、功能性益生菌开发和功效机制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、遥感大数据+人工智能的农林牧重点区域生态变化感知与旱灾监测预警研究,既有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,以科学技术创新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又紧密衔接首府六大产业集群,以科技项目为支撑,聚焦延链强链补链,推进科技同经济发展、同产业紧密衔接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提质增效。此次立项的“水系液流电池系统构建与优化”项目由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实施,该项目针对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缺陷,将通过模拟和实验结合的方法,优化电池结构运行参数和管路系统,提高能源效率。作为呼和浩特市在储能领域的前瞻布局,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,将明显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,促进区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低碳发展,为能源革命贡献首府智慧。
近年来,呼和浩特抢抓上级支持政策机遇,积极争取国家、自治区各级各类项目,充分的发挥科技资金引导作用,带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长,助力首府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,助力首府产业做大做强。2025年,呼和浩特市获得中央资金支持3030万元、自治区科技专项资金总计2.37亿元,14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科技“突围”工程点位,在获得科技项目资金方面持续领跑全区,彰显了首府科学技术创新“排头兵”地位。一批批“卡脖子”难题在首府被攻克,科技公司手握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以源源不断的科创驱动力,助力科研成果加速起飞,从书架、从图纸、从实验室跃向了产业市场的广阔天地。一个个科技项目在首府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助力首府以科技强市、以产业兴市。(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供稿)
呼和浩特抢抓上级支持政策机遇,带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长,助力首府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,助力首府产业做大做强。
...